随记(资本主义与死亡驱力)书评-尊龙凯时登录首页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可置疑的推动了发展,同时也让剥削更高级化,从他人剥削转换为自我剥削,绩效的出现顺应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处于这种情况下,作者用了“活死人”,真的很贴切了,工作时间与自我时间的无法完全分离,所有时间都可为工作服务。
生与死的对立
本身对立的存在,矛盾的统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在确认生死的时候,我们究竟是通过生确认死?还是通过死确认生?如果是前者必然生存在于死之前,如果是后者,通过死来确认生,那么生某种程度上就是死的继承,这样的话,又何必去谈通过谁确认谁呢??但这部分在资本主义中被割裂了,资本主义的死本能累积着生。资本与死亡,作者用了很多人的理论来论证,资本的目的,但这部分,最直接的现实,医学上的生与资本,赤裸裸的呈现,无需证明…医学给人类提供了生的希望,但却流向了资本,贩卖的希望到达资本帮助资本实现……
权力与自由
被感知的自由,让人们不可能成为变革者,背后确是诱惑机制发挥的作用,让人们成为“权力”的执行者,却不给人们可以可以直接影响结果的行为力,权力表面的反客为主,成了权力的执行者,但实质未变…系统保护的权力,保护的人们,让人们不去怀疑背后的操作链的真相,还附带给人们一种“自我负责”洗脑……这样的变革者未开始就被人们口诛笔伐了吧
大数据…预示着自由意志的终结
大数据下的自由,究竟是谁的自由?大数据的统治究竟是谁在统治?大数据下,有拒绝的权力嘛?全面监视,是服从于统治?还是权力?全面剥削,剥削的自由又是谁来定义?重新被定义后的自由究竟是利于统治?还是利于服从?大数据的统治,究竟是顺应时代,还是对人的全面剥削?顺应时代的话,把人们置于透明化的数据化,这样做的背后,究竟对谁有利?
作者叙述的难民
难民,新来者,还有乐观的难民,作者给自己的定位用了阿伦特的概念,但此处,很明显不符合人们对难民的基本认识……阿伦特对难民的定义“因其行为或政治观点而被迫寻求庇护者”,而后又引入了新来者的概念,“不幸的人,穷困潦倒,不得不依靠难民委员会”…这里存在了对难民的重新解读,好像缺乏朴素的难民的认识
难民,在这里是否应该区分,是否因为自己的原因而在原本的地方生存不下去了,如果不是自己的原因,这才是难民,寻求生存的难民……
如果是作者定位的自己,想要追求自己的理想之地,那不是自己的原因也不是生存之法…在这里,作者借用了难民的身份,自己本身并不属于难民身份……没有难民的政治条件,也没有难民的生存条件,这里适合新来者,或者移民…,更应该把和难民纯粹的割裂开……不应该这么混淆………
自我时间与他者时间
看了作者讨论的自我时间与他者时间,在想一个问题,如果劳动者不需要休息,如果劳动者的身体不需要休息,那还要区分自我时间和社会时间嘛?社会时间是用在别人身上的时间,自我时间,排除工作以外的时间(这里想要彻底割裂工作和自我)……资本主义里,很明显,不会区分了
自我时间的加速,因为自己的纯粹控制,主导,无关他者……这里的自我,是真实自我表达。他者时间的减速,是社会工作中赋予自己的时间的强加意义…本身的不情愿,不可控都是导致减速的原因…人性,社会性,在自我时间里的表达,成为了劳动者评价工作的一个方面原因,也是关键原因之一了
爱欲的消失与色情的泛滥
爱欲,情欲,色情…爱欲被消费,情欲被商业化,留下吸引眼球的色情…爱欲的消失,让人们的连接更脆弱,情欲本应该为爱欲下的一个阶段,如今被独立出来,随时随地可激发,情感来的快取得也快,忠诚,避之不谈,同时,忠诚理应是爱欲下一个结果,一个行动,突然想到最后的访谈的那句话,“我对世界的体验完全是混乱的,我不知道谁对孙发生的事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