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段人生剖成两半(埃隆·马斯克传)书评-尊龙凯时登录首页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科幻视野、自我驱动、强迫完成,构成了马斯克成就的三大要素,也构成了伟大故事的基本组分。作者延续了一贯精良的文笔,将马斯克的前半生和创业史娓娓道来,zip2、paypal、spacex、tesla、solarcity、openai、neuralink……作者轻描淡写带过了马斯克更多成功的秘诀,例如,他对工程学无比迅速、精准、深入且入微的理解,这是支撑他敢于采用第一性原理和五步工作法大刀阔斧地改革火箭制造和汽车制造流程的底气。全书前3/4,似乎每一个他招募的工程师都在他对工程学的理解面前败下阵来。这其中是否有过失误?当然,但整体方向支撑着马斯克迎来了不断的成功。又如,他对快速迭代和商业化的结合也是其他企业家所罕见的。又如,南非出生的他避过了当时席卷美国(也席卷了乔布斯、盖茨等一代人)的信息化狂潮。他从互联网赚到了第一桶和第二桶金(zip2和paypal),但随后的二十年,他迅速转入了对硬件的无比热爱中。
直到2020年。
2020年之后的部分(也就是全书的后1/4)则仿佛是另一本书,其主线是推特;特斯拉、spacex都只得到年表,neuralink甚至不时才出现一下,收购推特却精确到了具体的月日。作者似乎有着记录历史“现在时”的冲动,因此不得不舍弃前3/4本书的“公允”——当然,这位作者对传主的“公允”向来是带着不少善意的。但反过来看,管理推特也与管理之前的公司形成了鲜明对照:如果之前是酣畅淋漓的拳击赛,那到目前为止,推特就是一滩泥淖。然而谁也说不好,是否经年之后,当这些月日隐匿在了更宏大的时光尺度上,推特也会成为一段佳话?这种写法颇为有趣,让我想起了那些为罗马作传的历史学家。他们也是从远古开始落笔,一直写到离自己最近的时刻;他们知道,时光还将继续流淌下去,去往他们短暂见证、却可能终将不见的未来,未来可能推翻他们此时此刻的论断,但他们强烈地想要在“现在”戳上一道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