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出版社:
副标题: 灾难的人类学
原作名: catastrophe and culture: the anthropology of disaster
译者:
出版年: 2022-1-11
页数: 282
定价: 8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68919852
出版社:
副标题: 灾难的人类学
原作名: catastrophe and culture: the anthropology of disaster
译者:
出版年: 2022-1-11
页数: 282
定价: 8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68919852
评价: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
- (晴晏)
- (森森)
- (人类学的李小夫)
- (华清果儿)
- (安迪合罕大皇帝)
谁读这本书? · · · · · ·
今天凌晨 在读
昨天 想读
9月23日 想读
>
>
>
二手市场 · · · · · ·
- 有45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灾难与文化的评论:
0 浙江
一本会议论文合集。或许对于开启一门分支学科来说意义重大。但书中主要内容聚焦于现代社会的重大灾难,更倾向于应用人类学。对于普通人类学爱好者来说可能读起来没那么有趣。
1
很普通的平装书,内容也枯燥,即便你是冷门学术书,依然想不通凭啥能卖这么贵。
0 上海
这本书的观感就是,看目录还不错,看了内容觉得灾难人类学没啥前途。在信息开放的国度,灾害人类学还能事后总结一下经验教训,事后聪明,事后早知道一下,在信息不透明的地方就只有等着各种事后打脸罢了。有这个精力,不如把资源投入到预防科学,做点防灾救灾的常备工作吧。
2 北京
02年的论文集,有点老了,视野还是挺开阔的,生态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考察。一些基本的视角可以参考,但翻译一言难尽。两个观点和之前的思考相勾连。 灾难提供了一个最富戏剧性的展示时段,具有曝光面和触发器的揭露功能—人们能在日常的断裂处,窥见一个群体日常行为背后的深层结构,那些潜藏的脆弱性与不平等。 灾难某种程度上是社会建构的,人们依赖一套知识,将灾难定义为灾难。但是对灾难的讨论,不能脱离其物质性,即... 02年的论文集,有点老了,视野还是挺开阔的,生态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考察。一些基本的视角可以参考,但翻译一言难尽。两个观点和之前的思考相勾连。 灾难提供了一个最富戏剧性的展示时段,具有曝光面和触发器的揭露功能—人们能在日常的断裂处,窥见一个群体日常行为背后的深层结构,那些潜藏的脆弱性与不平等。 灾难某种程度上是社会建构的,人们依赖一套知识,将灾难定义为灾难。但是对灾难的讨论,不能脱离其物质性,即不可以陷入虚无主义。苦难是真实发生的,需要深入研究的话语与现实的相互建构。 ()
0 山西
玩弄概念的无聊之作
0 重庆
读至30页,购于:广州·1200bookshop·盲盒。
0 广西
许多概念对自己很有帮助
0 上海
这本书的观感就是,看目录还不错,看了内容觉得灾难人类学没啥前途。在信息开放的国度,灾害人类学还能事后总结一下经验教训,事后聪明,事后早知道一下,在信息不透明的地方就只有等着各种事后打脸罢了。有这个精力,不如把资源投入到预防科学,做点防灾救灾的常备工作吧。
0 山西
玩弄概念的无聊之作
2 北京
02年的论文集,有点老了,视野还是挺开阔的,生态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考察。一些基本的视角可以参考,但翻译一言难尽。两个观点和之前的思考相勾连。 灾难提供了一个最富戏剧性的展示时段,具有曝光面和触发器的揭露功能—人们能在日常的断裂处,窥见一个群体日常行为背后的深层结构,那些潜藏的脆弱性与不平等。 灾难某种程度上是社会建构的,人们依赖一套知识,将灾难定义为灾难。但是对灾难的讨论,不能脱离其物质性,即... 02年的论文集,有点老了,视野还是挺开阔的,生态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考察。一些基本的视角可以参考,但翻译一言难尽。两个观点和之前的思考相勾连。 灾难提供了一个最富戏剧性的展示时段,具有曝光面和触发器的揭露功能—人们能在日常的断裂处,窥见一个群体日常行为背后的深层结构,那些潜藏的脆弱性与不平等。 灾难某种程度上是社会建构的,人们依赖一套知识,将灾难定义为灾难。但是对灾难的讨论,不能脱离其物质性,即不可以陷入虚无主义。苦难是真实发生的,需要深入研究的话语与现实的相互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