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出品方:
副标题: 末代沙皇的女儿们
原作名: the romanov sisters: the lost lives of the daughters of nicholas and alexandra
译者:
出版年: 2021-5
页数: 568
定价: 102.00
装帧: 精装
丛书:
isbn: 9787520172424
4星 56.7%
3星 8.4%
2星 2.2%
1星 0.6%
-
已在购书单
内容简介 · · · · · ·
末代沙皇的四个女儿就像她们那个时代的戴安娜王妃,是在20世纪初曝光率最高、被谈论最多的皇室成员。奥尔加、塔齐亚娜、玛利亚和阿纳斯塔西娅因为她们的阳光、时尚和美丽的形象而深受爱慕。
多年之后,四姐妹的故事以及1918年她们在叶卡捷琳娜堡的悲惨结局再现于世人眼前。从大公主日记及其给朋友和家人的书信中,我们了解到她们聪明、多愁善感,而且非常清楚地意识到即将给她们的家庭和个人带来灭顶之灾的革命风暴将如期降临。
本书展现了四姐妹在面临俄罗斯帝国灭亡、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俄国大革命时,她们的欢乐、辛酸和不幸。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段不同于以往的历史,她广泛应用最新解密的日记、信件和档案以及私人收藏,给读者带来一段让人惊叹,甚至痴迷的故事。
作者简介 · · · · · ·
海伦·拉帕波特,1947年生,英国作家、历史学家、俄国语言文学研究者。毕业于利兹大学俄语系,主要研究19世纪俄国史和维多利亚时期历史,并翻译了多部俄罗斯剧作。她共出版了超过10部专著,包括:《叶卡特琳堡:罗曼诺夫家族最后的岁月》(ekaterinburg: the last days of the romanovs )、《无处容身的女人:克里米亚战争中不为人知的女性故事》(no place for ladies: the untold story of women in the crimean war)、《拯救罗曼诺夫家族的竞赛:营救末代沙皇一家秘密计划背后的真相》(the race to save the romanovs: the truth behind the secret plans to rescue the russian imperi...
海伦·拉帕波特,1947年生,英国作家、历史学家、俄国语言文学研究者。毕业于利兹大学俄语系,主要研究19世纪俄国史和维多利亚时期历史,并翻译了多部俄罗斯剧作。她共出版了超过10部专著,包括:《叶卡特琳堡:罗曼诺夫家族最后的岁月》(ekaterinburg: the last days of the romanovs )、《无处容身的女人:克里米亚战争中不为人知的女性故事》(no place for ladies: the untold story of women in the crimean war)、《拯救罗曼诺夫家族的竞赛:营救末代沙皇一家秘密计划背后的真相》(the race to save the romanovs: the truth behind the secret plans to rescue the russian imperial family)等。个人网站:www.helenrappaport.com
目录 · · · · · ·
第一章 母爱
第二章 小女大公
第三章 我的上帝!多令人失望!……第四个女儿!
第四章 俄国的希望
第五章 “大的一对”和“小的一对”
· · · · · · ()
第一章 母爱
第二章 小女大公
第三章 我的上帝!多令人失望!……第四个女儿!
第四章 俄国的希望
第五章 “大的一对”和“小的一对”
第六章 “施坦达德”号
第七章 我们的朋友
第八章 皇室表亲
第九章 在圣彼得堡工作,在里瓦几亚生活
第十章 王座旁的丘比特
第十一章 小家伙不会死
第十二章 上帝赐他幸福,我心爱的人
第十三章 天佑吾皇
第十四章 慈善修女
第十五章 我们不能丢下在医院的工作
第十六章 外面的生活
第十七章 圣彼得堡正在发生可怕的事
第十八章 再见,别忘了我
第十九章 在自由大街上
第二十章 感谢上帝,我们还在俄国,所有人都在一起
第二十一章 当我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他们知道这就是结局
第二十二章 乌拉尔苏维埃的囚犯
尾声 遭受镇压的受害者
致谢/注释/参考文献
索引/插图说明/插图说明
· · · · · · ()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罗曼诺夫四姐妹"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
50.40元
-
45.90元
-
54.00元
喜欢读"罗曼诺夫四姐妹"的人也喜欢 · · · · · ·
- 8.1
- 8.4
- 8.3
- 8.3
- 7.5
- 8.1
- 8.4
- 8.1
- 8.2
- 8.6
短评 · · · · · · ( )
>
罗曼诺夫四姐妹的书评 · · · · · · ( )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伏天正热,在不知不觉中,春天的花儿早就已经谢了。任何美好的事物逝去都让人感怀。而对于人类而言,任何年轻生命的逝去都是一种悲哀。这种悲哀会让人们感到难过,并开始探寻那些逝去的年轻人假使拥有更长久的生命可能会取得了什么成就。考虑到尼古拉·亚历山大德罗维奇和亚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全书都保持着眼前一亮特性的一部良作,我对这部书的评价之高,可以用豆瓣六星来表示,可惜豆瓣标星的限制就是不给我这机会,便只好努力以只言片语夸夸这书,那么我开始夸了,我这一代人喜欢用颜值即正义来评价绝美的人与事,但对这本书就不适用,这本书她本身即是正义,又恰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作者海伦·拉帕波特在本书卷首插页中摘录了《哥林多前书》中的一句话:如今长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游弋于作者全篇文字中的唯有“爱”,她以此书纪念奥尔加、塔齐亚娜、玛利亚和阿纳斯塔西娅四位杰出年轻女性。 海伦·拉帕波特把叙述四姐妹故事开始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关于罗曼诺夫四公主的传记很有意思,真的在拿来三天就读完了。作者的描述十分细致,这本书作为了解四姐妹生活的作品来说十分完美。 本书的故事开始于亚历山德拉皇后,因为作为四姐妹的母亲,她对自己的女儿们有很深的影响。这位母亲在幼年时经历了母亲和玩伴的去世,虽然后...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作者海伦·拉帕波特在本书卷首插页中摘录了《哥林多前书》中的一句话:如今长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游弋于作者全篇文字中的唯有“爱”,她以此书纪念奥尔加、塔齐亚娜、玛利亚和阿纳斯塔西娅四位杰出年轻女性。 海伦·拉帕波特把叙述四姐妹故事开始的... ()>
论坛 · · · · · ·
来自 | 2022-08-03 14:04:16 |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
-
暂无评分 1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
- (yursler_钰)
- (鎮長)
- (功夫兔子)
- (jakdan)
- (jakdan)
谁读这本书? · · ·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有153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罗曼诺夫四姐妹的评论:
2
尼古拉和亚历山德拉基本上是德不配位的一对皇室夫妻,诚如尼古拉自己所想做个有钱有闲的英式乡绅才是适合他们的生活。四个女大公实惨,从小生活在被刻意隔绝的生活环境中,丝毫没有享受到帝国公主的快乐却为这空有的头衔送命,明媚如阳光 心地纯善却香消玉殒,实在令人唏嘘…小时候羡慕的锦衣玉食的宫廷生活,高高在上的地位,前呼后拥的排场,现在看到都是沉重的枷锁,不是每个人都有福消受的,平民生活温馨有爱也是世间的胜景了... 尼古拉和亚历山德拉基本上是德不配位的一对皇室夫妻,诚如尼古拉自己所想做个有钱有闲的英式乡绅才是适合他们的生活。四个女大公实惨,从小生活在被刻意隔绝的生活环境中,丝毫没有享受到帝国公主的快乐却为这空有的头衔送命,明媚如阳光 心地纯善却香消玉殒,实在令人唏嘘…小时候羡慕的锦衣玉食的宫廷生活,高高在上的地位,前呼后拥的排场,现在看到都是沉重的枷锁,不是每个人都有福消受的,平民生活温馨有爱也是世间的胜景了。 ()
0
已知是历史抹不去的既定命运 看的过程中却逐渐忘记 仿佛四姐妹还能有什么值得期待的未来 然后一切迎来了终结
1
流畅而感情充沛的一本传记,技巧娴熟地拨弄着读者对四姐妹的同情心。这一家子最主要的悲剧源头在于尼古拉二世夫妇作为君主专制的最大拥护者却天生不是做统治者的料子,再加上皇储的血友病debuff,四姐妹真是奈何生于帝王家的四招娣。
0 北京
阅读体验像一本小说。女性作者写出了女性心理的细腻。悲惨结局让我觉得四姐妹和小王子都好无辜…… ps.这本书在图书馆是全新的,就生生被我翻旧了
0
历史小说传记2022.4.3
0 上海
皇室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亚历珊德拉死到临头还想着她的上帝,也只有上帝能让沙皇的统治长治久安了。 沙皇一家对社会民众的疾苦没有一丝一毫的认识,所谓的医疗照护,本质是在为他们自己发动的罪恶战争还债。 英国的这些作者其心可诛
0 浙江
虽说本书的主题是四姐妹,但阿历克斯皇后的阴影始终挥之不去,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感受到压抑。体弱多病、双亲早逝和压抑的德意志新教背景导致她融入俄国无比困难,几度陷入抑郁,直接使尼古拉一家后来养成了深居简出的习惯,与大众隔绝。如此种种,她个人不幸中的几乎每一个细节都在为这家人的悲惨结局做铺垫,简直如同宿命一般,令人扼腕叹息。 尼古拉二世是一位好父亲,对家人的关爱无微不至,但他确实是一位平庸的专制君... 虽说本书的主题是四姐妹,但阿历克斯皇后的阴影始终挥之不去,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感受到压抑。体弱多病、双亲早逝和压抑的德意志新教背景导致她融入俄国无比困难,几度陷入抑郁,直接使尼古拉一家后来养成了深居简出的习惯,与大众隔绝。如此种种,她个人不幸中的几乎每一个细节都在为这家人的悲惨结局做铺垫,简直如同宿命一般,令人扼腕叹息。 尼古拉二世是一位好父亲,对家人的关爱无微不至,但他确实是一位平庸的专制君主。书中透露了一个历史细节:这一家人效法西欧王室举办亲民活动,并通过展示家庭的和睦来维护传统价值观。然而却造成了反效果ーー民众眼中的皇帝逐渐褪去了神圣的光环,继而丧失了旧日的敬畏之心,反倒使革命的爆发加速了。 ()
0 浙江
完全因为空余时间被压缩而导致战线比较长的一本书,文字很流畅,没有翻译腔,这点很喜欢。内容上着力强化了末代沙皇一家(尤其是四姐妹)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并隐晦的提到了他们的结局(被枪杀),不难读,只是难免会唏嘘一下——任何人都无法阻挡历史的车轮
0 湖北
在苏联编撰的历史书上,尼古拉仅仅被描绘成一个反动的、固执的君主,这种表述也深深影响了当代中国史学观。然而,本书对罗曼诺夫家庭生活的描写,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僵化的认知,他对家庭生活的关注、对知识的追求,他被描绘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他的一些决定也源自于人性。任何一个政府都是从上一任政府那里继承了大量的政治遗产,即使是它是作为反对者登上舞台的,文化基因也不可避免的遗留在了dna之中,试图以残酷的方式去抹... 在苏联编撰的历史书上,尼古拉仅仅被描绘成一个反动的、固执的君主,这种表述也深深影响了当代中国史学观。然而,本书对罗曼诺夫家庭生活的描写,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僵化的认知,他对家庭生活的关注、对知识的追求,他被描绘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他的一些决定也源自于人性。任何一个政府都是从上一任政府那里继承了大量的政治遗产,即使是它是作为反对者登上舞台的,文化基因也不可避免的遗留在了dna之中,试图以残酷的方式去抹掉历史痕迹,割裂历史,会让自己也失去未来,所以苏联是一个没有未来的政府,是的,很庆幸,它最终没有了未来。 ()
0 辽宁
p426-他与生俱来的人性本能使他想伸出手来认可她们,但“令我非常羞愧的是,我因性格软弱、考虑到我的地位和家庭而退缩”;p433-“我们(伊帕提耶夫府的卫兵)现在不信上帝了……只要服务就可以了。别想和他们交流,否则我们会开枪的。”革命,砸碎了什么,又建立起来了什么,教会了人们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