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出品方:
副标题: 增订本
原作名: 女ぎらい
译者:
出版年: 2023-5-10
页数: 336
定价: 66
装帧: 平装
丛书:
isbn: 9787545219753
4星 25.7%
3星 5.8%
2星 1.1%
1星 1.2%
-
已在购书单
内容简介 · · · · · ·
全新增订!
全新增订关于“性骚扰”“别扭女子”的两章。
全新增订作者序、作者后记,请你一起见证 “厌女研究”燃遍东亚!
————♦————
女性主义者就是
意识到厌女症而决意与之斗争的人。
♦著名女性主义社会学家、千万读者的女性主义启蒙导师
上野千鹤子经典代表作
♦“很遗憾,目前我们还很难想象没有厌女症的社会。”——上野千鹤子
♦每意识到一次厌女症,都是一次觉醒。
♦翻开本书,一起改变厌女而不自知的社会。
————♦内容简介♦————
翻开《厌女》的五个阶段:
1. 好奇。人人都在说厌女,到底什么是厌女?
2. 认同。“厌女,在男人身上表现为女性蔑视,在女人身上则表现为自我厌恶。”(请翻到p2)
3. 反思。深入理解厌女的机制,借以反思自身的亲密关系。原来,“女人的厌女症从母亲处学来”。(请翻到p124)
4. 自觉。对厌女症越来越敏锐。“我不是一般...
全新增订!
全新增订关于“性骚扰”“别扭女子”的两章。
全新增订作者序、作者后记,请你一起见证 “厌女研究”燃遍东亚!
————♦————
女性主义者就是
意识到厌女症而决意与之斗争的人。
♦著名女性主义社会学家、千万读者的女性主义启蒙导师
上野千鹤子经典代表作
♦“很遗憾,目前我们还很难想象没有厌女症的社会。”——上野千鹤子
♦每意识到一次厌女症,都是一次觉醒。
♦翻开本书,一起改变厌女而不自知的社会。
————♦内容简介♦————
翻开《厌女》的五个阶段:
1. 好奇。人人都在说厌女,到底什么是厌女?
2. 认同。“厌女,在男人身上表现为女性蔑视,在女人身上则表现为自我厌恶。”(请翻到p2)
3. 反思。深入理解厌女的机制,借以反思自身的亲密关系。原来,“女人的厌女症从母亲处学来”。(请翻到p124)
4. 自觉。对厌女症越来越敏锐。“我不是一般女人嘛”也是一种有伪装的厌女。(请翻到p202)
5. 虽然愤怒,但也更爱自己,更爱女性与女性的联结。借用上野老师的话:“生长于这个厌女症的社会,不被厌女症浸染的女人,恐怕不存在。女性主义者就是自觉意识到自身的厌女症而决意与之斗争的人。“
————♦上野千鹤子说♦————
♦正如本书所论,比起男人的厌女症,女人的厌女症更加麻烦,因为女人的厌女症是自我厌恶。理解了这一点,许多谜都能解开。
♦本书会诱发读者们的“当事人研究”吧。
♦献给所有为厌女症而苦的读者。
厌女的创作者 · · · · · ·
-
译者
作者简介 · · · · · ·
上野千鹤子,出生于1948年,社会学家、日本著名的女性主义者。
毕业于京都大学社会学系,现为东京大学名誉教授。
在日本积极投身女性解放的教育普及工作,出版近百种出版物,代表作有《厌女》《父权制与资本主义》《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等;主持wan(wom an’s actio n network, 女性行动网络)等非营利组织;1993年赴任东京大学时,立马成立校内第一个反性骚扰应对窗口;参与各地区、团体、公民馆的社会教育活动。
《厌女》成书于2010年,原为一份杂志上的专栏连载文章。2018年,日本发行文库增订本,新收入关于“性骚扰”“别扭女子”的两章。
·
译者简介
王兰,出生于1966年。2006年获日本大阪大学语言文化学博士学位。现为合同制讲师,在大阪大学等高校从事汉语教学工作。
——————
上野千鹤子作品
《厌女》女性主义者就是意识到厌女症而决意...
上野千鹤子,出生于1948年,社会学家、日本著名的女性主义者。
毕业于京都大学社会学系,现为东京大学名誉教授。
在日本积极投身女性解放的教育普及工作,出版近百种出版物,代表作有《厌女》《父权制与资本主义》《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等;主持wan(wom an’s actio n network, 女性行动网络)等非营利组织;1993年赴任东京大学时,立马成立校内第一个反性骚扰应对窗口;参与各地区、团体、公民馆的社会教育活动。
《厌女》成书于2010年,原为一份杂志上的专栏连载文章。2018年,日本发行文库增订本,新收入关于“性骚扰”“别扭女子”的两章。
·
译者简介
王兰,出生于1966年。2006年获日本大阪大学语言文化学博士学位。现为合同制讲师,在大阪大学等高校从事汉语教学工作。
——————
上野千鹤子作品
《厌女》女性主义者就是意识到厌女症而决意与之斗争的人。
《女性生存战争》女性生存为什么这么难?因为隐性歧视无处不在!
目录 · · · · · ·
2015年中文版作者序
第一章 喜欢女人的男人的厌女症
第二章 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恐同·厌女症
第三章 性的双重标准和对女性的分离支配
——以“圣女”“娼妓”为名的他者化
· · · · · · ()
2015年中文版作者序
第一章 喜欢女人的男人的厌女症
第二章 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恐同·厌女症
第三章 性的双重标准和对女性的分离支配
——以“圣女”“娼妓”为名的他者化
第四章 “无人气男”的厌女症
第五章 儿童性侵犯者的厌女症
第六章 皇室的厌女症
第七章 春宫画的厌女症
第八章 近代的厌女症
第九章 母亲与女儿的厌女症
第十章 “父亲的女儿”的厌女症
第十一章 女校文化与厌女症
第十二章 “东电女职员”的厌女症(之一)
第十三章 “东电女职员”的厌女症(之二)
第十四章 女人的厌女症/厌女症的女人
第十五章 权力的色情化
第十六章 厌女症能够超越吗
增订一
诸君,勿污晚节!——性骚扰问题,实质何在?
增订二
“别扭女子”的厌女症
参考文献
2010年日版作者后记
2018年日版作者后记
译后记:上野千鹤子是谁?何谓“厌女症”?
·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
-
买娼卖娼的营业,如果没有男人不择对象这个前提条件,不可能成立。“不择对象”的,不是女人是男人。为此,男人一方必须具备的性欲机制是抹去女人的个体差异,如恋物癖一般,仅对女性符号便能发情。正因为男人的性欲对迷你裙”、“裸体”甚至性器官等片断的肢体部位也能发生条件反射性买卖才得以成立。 可是,这并不意味着,男人的性欲就像被称为“兽欲”般,是一种动物的本能。恰恰相反,这意味着男人的性欲是如此被条件规定了的文化产物。 买娼的男人,买的不是女人,而是女人这个符号。正因为男人是在对符号发情,对符号射精,所以,买娼才是自慰行为之一种。 那么,卖娼的女人,卖的又是什么呢?卖的是“成为物品的自己”(或者说“成为他人所属品的自己”)通过“成为物品”女人将向“物品”射精的男人解体还原为仅仅的性欲。由此,男人憎恶娼妓,娼妓轻蔑嫖客。 () 36 回复 89赞2015-08-21 13:19:46 —— 引自第191页 -
色情文学的铁定规则是:第一,女人是诱惑者;第二,女人最后一定被快感支配。这种结构手法非常好懂。首先,“是女人先勾引我,可不是我的错”。男人的欲望由此得以免责。然后,即便是把不情愿的女人强行推倒在地的强奸,最后还是以女人的快感结局,仿佛在说“怎么样,你不也有快感了吗?”好像女人的性器是可以把所有痛苦和暴力都转换为快感的无底黑洞。为男性读者制作的色情文学,最后终极点不是男人的快感而是女人的快感,这个现象看似矛盾,其实根本不是什么谜。 () 9 回复 61赞2019-04-18 17:19:23 —— 引自第7页
>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厌女"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
19.00元
-
14.46元
-
25.00元
-
22.40元
-
29.99元
喜欢读"厌女"的人也喜欢 · · · · · ·
短评 · · · · · · ( )
>
厌女的书评 · · · · · · ( )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敲下这个标题的时候还是需要一点勇气。一直以来我在中文环境里都怯于讨论性别议题,因为稍有不慎就容易招致“田园女权”/“女权癌”的标签攻击,最后沦为纯粹情绪发泄式的相互攻讦。 男性对女性权利意识抬头的焦虑与不适很好理解,因为“女权主义”中似乎隐含着对男性的否定,...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厌女:日本的女性嫌恶》摘抄 2015.12 【如作者所说,对于读者而言阅读这本书可能是不愉快的,因为它论述的是很多人不愿正视的一个现实。确实,即使自认为是女权主义者,我看这本书也感觉处处中枪---原来自己,也是一名厌女症患者。但另一方面,作者也指出 “不存在没有厌女...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有读者批评封面用粉色。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如果你也想说两句,可以尽情表达你所在意/介意的事情,比如,使用粉色是对女性怎样的刻板印象呢? 补充一下,上野千鹤子主持的非营利机构wan(woman’s action network),这个尊龙凯时登录首页官网也是粉色的,上面有大量的素材可供学习,大家有兴趣...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之前就说过,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一直在生气,不断提醒自己peace and love。 读到著者后记的时候,我知道了,不是我一个人在生气,而是每一个读这本书的人,尤其是作者,都是不愉快的,因为,这是赤裸裸的真相。不管你同不同意,这就是现实。说来可笑,这本书已经不卖了,我...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不少人说这是女权标志性读物,一边读确实一边很震惊,生活中最为平凡不过的事情,原来男性思考的角度完全不一样。千鹤子认为:男性把女性当作战利品,排斥女性进入男性的圈子,因为男性的存在女性并无纯友谊、连母女间都存在雌竞。这些理论确实解答了我不少困惑,从心理学角度... ()>
论坛 · · · · · ·
来自 | 1 回应 | 2023-09-17 23:22:00 | |
来自 | 2023-08-10 17:46:56 | ||
来自 | 9 回应 | 2023-08-10 17:17:39 | |
来自 | 2023-08-10 17:05:42 | ||
来自 | 4 回应 | 2023-07-02 23:07:14 |
>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
-
9.1分 79638人读过
-
-
8.9分 424人读过
-
-
9.1分 88人读过
-
-
8.9分 6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
- (爱玛·包法利)
- (h.弗)
- (无心恋战)
- (林别)
- (小米=qdmimi)
谁读这本书? · · ·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9.00 元)
- 有930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厌女的评论:
25 北京
增订的内容非常及时,关于性骚扰,关于如何看待男性对女性的欲望与价值判断。我也曾,或者还会是一个“别扭女子”,因为我们大多数没有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女性都是在这个令人受伤的、物化女性的社会里艰难成长起来的,这也让我们不得不去学习、反思。女性并不因为性别而天生具有更高的道德,但无数生存危机与不得不面对的质疑恰恰加速了现代女性的进步。身处厌女的大环境中中,每一个不曾被打败的我们都是幸存者。
61 北京
先粗略翻看了一遍。新版增加了性骚扰和“别扭女子”(aka女性在身份认同和性别认同上的迷茫)两章,也有上野老师新写的序和译者王兰老师的再版补后记,内容就不用夸了,增订的内容里上野老师依然保持着精准和冷静的输出,哪怕是已经在旧版看过一遍的内容,重新再读也会有新的体会,基本上现阶段国内女性在自我觉醒阶段会遇到的所有问题,在这本书里都能找到答案。
7 四川
认真地说,读完这遍,想把这本书推荐给所有人。 因为它太好读了。学者的品格,通俗读物的写法,几乎不设阅读门槛。 无论何时意识到普遍存在的厌女问题都不晚,认识它,反抗它。 不再退缩。
8 上海
我身边有一些直男,他们不能听到男同,觉得难以接受。看完此书,我更加清楚了他们无法接受的原因,他们怕自己被当成客体,不允许自己有任何“被插入”的可能。 我也想到了曾经发生性关系的两位男人,当我说“我要强奸你”时,他们奋死反抗,不让我得逞,但当我提出“我上你下”时,他们便接受。 本质上,他们都是有些“厌女”的。 反倒有躺在那里对我说“你来睡我吧”的男人,我觉得他们实在是太可爱了,因为他们允许自己... 我身边有一些直男,他们不能听到男同,觉得难以接受。看完此书,我更加清楚了他们无法接受的原因,他们怕自己被当成客体,不允许自己有任何“被插入”的可能。 我也想到了曾经发生性关系的两位男人,当我说“我要强奸你”时,他们奋死反抗,不让我得逞,但当我提出“我上你下”时,他们便接受。 本质上,他们都是有些“厌女”的。 反倒有躺在那里对我说“你来睡我吧”的男人,我觉得他们实在是太可爱了,因为他们允许自己是客体,女人是主体。 ()
11 上海
重点看了一下新版新增内容。其实没有很喜欢上野千鹤子,但在文春周刊争议后突然对她加分不少。喜欢这种到老都还在努力实践理论、面对现实结构性困境的战斗力。
0 上海
我其实一直都对以神话传说去解构人类共通性的学术解释不能认同 此外,我还不接受的是把男权制的锅让所有男人都被,但是谈到女性相同的行为,就为之推脱。是的,都这个时代了,男生夸女生漂亮被称作性骚扰,那么女生夸男生帅也应该理所当然被称作性骚扰 以男生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当然会有很多地方认为:作者这是想当然了吧,就像男人不了解女人,女人也不那么了解男人心思 但是,我也是很希望这本书能搅动当前中国一潭死水的性别... 我其实一直都对以神话传说去解构人类共通性的学术解释不能认同 此外,我还不接受的是把男权制的锅让所有男人都被,但是谈到女性相同的行为,就为之推脱。是的,都这个时代了,男生夸女生漂亮被称作性骚扰,那么女生夸男生帅也应该理所当然被称作性骚扰 以男生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当然会有很多地方认为:作者这是想当然了吧,就像男人不了解女人,女人也不那么了解男人心思 但是,我也是很希望这本书能搅动当前中国一潭死水的性别环境,书中大部分地方是对的,是我们需要改变的 ()
0 内蒙古
日本人把厌女症诠释得透彻又确实能坦荡地写下来。看完发现很多时候自己矛盾的根源一样来自于厌女症,不断地质疑,割裂,否定再接受。 最后一段话很喜欢:“我”,总是过渡时代的产物,总处于半途之中。没有必要否定过去的自己。正是因为过去的局限、过失以及“别扭”,才有今天的自己。原谅过去的自己,与那个自己和解,将那个自己怀抱在“我”的心中就好。
0 浙江
厌女是男性同性社会下所有人的特征,但我们很多人都未意识到自己的厌女症状。所谓女性主义者,就是意识到自己的厌女症并做出改变的人。这算是对女性主义者的一种正名了。看完这本书,我此前所见的种种现象得到了解释,也在不断地反思自己从小到大的厌女行为与思想——努力融入男性群体的滑稽以及幼时对自己女性身份感到的羞耻......东电女高管a子死亡案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作为“父亲的女儿”,因性别无法继承父亲的遗志,... 厌女是男性同性社会下所有人的特征,但我们很多人都未意识到自己的厌女症状。所谓女性主义者,就是意识到自己的厌女症并做出改变的人。这算是对女性主义者的一种正名了。看完这本书,我此前所见的种种现象得到了解释,也在不断地反思自己从小到大的厌女行为与思想——努力融入男性群体的滑稽以及幼时对自己女性身份感到的羞耻......东电女高管a子死亡案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作为“父亲的女儿”,因性别无法继承父亲的遗志,即使有能力却无法在职场上施展,只能不断去毁坏自己的身体,在廉价的性欲中确认自己身为女性的价值,毁灭又重塑,最后死去。 ()
0 上海
这个世界有比以前好吗?有的吧 但我希望它能更好。 我没奢望在我活着的这几十年中看到一个男女完全平等的童话一般的美好世界。但我希望最起码我的努力被承认,我希望同事对我的关注先是能力然后才是颜值。
0 上海
这个节点再来看这本书,少了些“醍醐灌顶”的震动,多的是已经在社会充分讨论下、对相关问题的反思与审慎了。有科普、有学术论证,很多点诸如对“区别和歧视”的论述相当严密、鞭辟入里,想给四星留一星给其他理论视角,但又想了想,同为女性,我既然写不出来,那是不是应该那些给为我所在群体发声的同盟,一点摇旗呐喊的鼓励呢?应该是的,必须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