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我与地坛(纪念版)》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其前两段被纳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一教材中。前两部分注重讲地坛和他与母亲的后悔,对中学生来说,这是一篇令人反思的优秀文章。
我与地坛的创作者 · · · · · ·
-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初中毕业。1969年去陕北农村插队,三年后双腿瘫痪转回北京。回京后在一家街道工厂做临时工,七年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1979年始有小说、散文、剧本等作品发表。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老屋小记》;散文《我与地坛》、《好运设计》、《病隙碎笔》;中篇小说《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中篇1或短篇4》;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我的丁一之旅》等。
原文摘录 · · · · · · ( )
-
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么?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了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幸运?要是没有了恶劣和卑下,善良与高尚又将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为美德呢?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我常梦想着在人间彻底消灭残疾,但可以相信,那时将由患病者代替残疾人去承担同样的苦难。如果能够把疾病也全数消灭,那么这份苦难又将由(比如说)像貌丑陋的人去承担了。就算我们连丑陋,连愚昧和卑鄙和一切我们所不喜欢的事物和行为,也都可以统统消灭掉,所有的人都一样健康、漂亮、聪慧、高尚,结果会怎样呢?怕是人间的剧目就全要收场了,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条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 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看来上帝又一次对了。 于是就有一个最令人绝望的结论等在这里:由谁去充任那些苦难的角色?又有谁去体现这世间的幸福,骄傲和快乐?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 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那么,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呢?设若智慧的悟性可以引领我们去找到救赎之路,难道所有的人都能够获得这样的智慧和悟性吗?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 () 17 回复 140赞2012-12-18 00:36:56 —— 引自章节:我与地坛 -
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 () 6 回复 95赞2012-09-03 16:46:51 —— 引自第20页
>
喜欢读"我与地坛"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
7.99元
-
3.99元
-
14.67元
-
16.99元
-
29.99元
喜欢读"我与地坛"的人也喜欢 · · · · · ·
短评 · · · · · · ( )
/
/
>
我与地坛的书评 · · · · · · ( )
听我一句劝:不要因为《我与地毯》而跑到安定门外大街去找“地坛”。你去了,无非也就是逛一逛现在已是旅游胜地的地坛公园。因为史老笔下的那个地坛是一种精神的载体,不是某个客观的地点。 再听我一句劝,如果你没有读过《我与地坛》,千万别信导游说:“这就是...
()
0 原谅我误用罗兰巴特的话作为题目。我想尽量简短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1 2010年的最后一天,我最喜爱的一名作者离开了这个世界,他叫史铁生。 我不愿回避他对我的影响,以至于别人说,你的文章有xx人的痕迹之时,我都会一笑了之,其实它都源自对史铁生的阅读和,我愿意这么...
()
一、 以前似乎在哪看过关于史铁生的介绍,但都忘记了,甚至连他是残疾人都印象模糊。我喜欢那些即使遭受巨大不幸但最后内心仍充满了爱的人(即使一开始也和一般人那样的糟糕,但总会过去,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度过厄运,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地坛”),和他们的作品。我...
()
一座园,成全了一个人;一个人,造就了一座园。 在《我与地坛》中,地坛,如同北方一样,是一个平实并且厚重的字眼。在这里,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空旷的啄木声。地坛就这...
()
最近重读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第一次接触这篇文章是在高中,高中语文老师在一节语文课上推荐了这篇文章。那时候的我们正处于“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龄,虽然我和大家一样,努力理解着这沉重的人生哲思,但是说实话对于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学生来说,想要读懂作者那深沉...
()
。。。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 引自史铁生先生《我与地坛》。 当代文学作品里,对我影响最大的,正是这一篇《我与地坛》。甚至可以说她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我现在的性格。中学时从课外读物上读到她的节选,立...
()
我第一次去地坛,只记得是冬天的书市期间。下了车不用问路,跟着众人走便是。迎面过来的人或多或少地拎着书。公园里人太多,书也不便宜,我挑三拣四了一会,就找个幽深的路径走。天坛、地坛、日坛和月坛,只有地坛因为一个作家的缘故,更负盛名,很有中国人文传统。但也没去几...
()
史铁生和地坛的缘分来自于他年轻时一场重大的变故,我与史铁生的地坛的缘分来自我 周期性的情绪低落。虽然我从《我与地坛》当中获得过很多慰籍,乃至心情不好的时候 我总会对自己说,去翻翻看《我与地坛》吧,可是我绝不赞同把这本书和心灵鸡汤画等 号。 我认为心灵鸡汤的特点...
()
我原本想以《假如史铁生会走路》作为本文的标题,但猜想到这个标题肯定有人写过。它预设了人生中的某种可能,似乎也容易将我们引向对于人生、命运、困苦等负向能量的思考。其实这本书里,史铁生也写过相似的一篇叫《好运设计》,人生一切从假如开始,看似获得了极大的调度自由...
()
>
论坛 · · · · · ·
来自 | 1 回应 | 2023-09-23 19:10:25 | |
来自 | 2023-09-23 12:34:25 | ||
来自 | 6 回应 | 2023-08-24 15:15:23 | |
来自 | 2023-08-24 10:32:51 | ||
来自 | 1 回应 | 2023-08-16 19:10:34 |
>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购买二手书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
-
9.2分 186491人读过
-
-
9.3分 48295人读过
-
-
9.2分 5525人读过
-
-
9.3分 5536人读过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
- (sheryl)
- (鹿小羽)
- (卡娜)
- (小江湖骗子林羽竹)
- (乔,)
谁读这本书? · · · · · ·
6分钟前 想读
1小时前 读过
2小时前 读过
>
>
>
二手市场 · · · · · ·
- (2.00 至 28.00元)
- 有208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我与地坛的评论:
15
强烈建议父母还在世的孩子们好好看看,子欲养而亲不待啊~~
5
不,根本不是沉淀,你看他永远在那。
34
打了些字,但还是删了。这本书有多好,看就是了。只要你一往无前地活下去,它的好早晚会出现在你的面前,现在不明白的,不是因为没病过,而是因为还没真正的拥抱过生活。
10
我喜欢关于亲情的所有扎心的描写,关于下辈子好运的设计和推理,后半本内容突然丰富起来,《庄子》里的京片子堪比老舍王朔王小波,还有关于青春和摇滚乐的见解也很到位。
7
这些随笔最有力量的部分,是那些有意无意,对七十年代的人事看似轻描淡写的叙述。
0 湖南
因为三句话翻开《我与地坛》 翻完了也没看到这三句的出处
0 天津
我的圣经 我的古兰经 我的答案之书 我的死海古卷 我的阿莱夫 在我跨三十大坎步履维艰时读到它 一切刚刚好 我不再惧怕黄昏 不再忧伤月升 我理性看待生死 不再盲目祈祷父母亲朋身体无恙 释怀一切 对未来对人生不抱任何希望地全力以赴
0 河北
读完后,我觉得一个人最宝贵的品质就是坚韧,顽强不屈,就像人生海海中所说:真正的英雄主义是认清生活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史铁生的一生是艰难的,大好的年华成了残疾人,那几年一直想给自己找个出路,不断地在苦苦挣扎,母亲怕他寻死,爱的战战兢兢,等自己真正小有成就时却再也不能与他分享!各种无奈伴随着自己,但尽管如此还要坚强活下去,因为生是偶然,但死却是必然,这个活着的过程却要一生都去思考!通过几段分开描写,讲... 读完后,我觉得一个人最宝贵的品质就是坚韧,顽强不屈,就像人生海海中所说:真正的英雄主义是认清生活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史铁生的一生是艰难的,大好的年华成了残疾人,那几年一直想给自己找个出路,不断地在苦苦挣扎,母亲怕他寻死,爱的战战兢兢,等自己真正小有成就时却再也不能与他分享!各种无奈伴随着自己,但尽管如此还要坚强活下去,因为生是偶然,但死却是必然,这个活着的过程却要一生都去思考!通过几段分开描写,讲述了在特殊环境下人们对于自己命运的无可奈何。把人生,人性,梦想,生死伴随一生的思考娓娓道来,让人震撼,也让人清醒,初读不知书中意,再读已是书中人…… ()
0 北京
在读到最后一点点之前,我想我会毫不犹豫地打五星。字里行间带给我的回忆与思考实在是太多太多,总让我在一个个咖啡店的下午热泪盈眶,思绪泉涌,仿佛提笔就能痛快流畅地写下我的过去。 但今天下午来读最后的几篇文章,或许是因为旁边坐过来一个动作极多的男生,让我觉得厌烦,连耳机里的轻音乐都变得不那么好听了,而最后几篇文章的文字在我眼里突然变得“矫情”了起来。再次感叹读书环境真的很重要👿 但毫无疑问,我会去买病隙... 在读到最后一点点之前,我想我会毫不犹豫地打五星。字里行间带给我的回忆与思考实在是太多太多,总让我在一个个咖啡店的下午热泪盈眶,思绪泉涌,仿佛提笔就能痛快流畅地写下我的过去。 但今天下午来读最后的几篇文章,或许是因为旁边坐过来一个动作极多的男生,让我觉得厌烦,连耳机里的轻音乐都变得不那么好听了,而最后几篇文章的文字在我眼里突然变得“矫情”了起来。再次感叹读书环境真的很重要👿 但毫无疑问,我会去买病隙碎笔了 ()
0 北京
平和境地读一遍。下次留给低沉之际。我与地坛、墙下短记、好运设计拍案叫绝,低落时可回来寻求一些慰籍。对频频出现的上帝、命运无法共情..... 记忆与印象2看到《珊珊》时正巧循环到asagiri,结尾看哭了,“这一段童年似乎永远都不会长大,因为不管何年何月,这世上总是有着无处可去的童年”。《比如摇滚与写作》写地真棒——跟着春天的描写内心激情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