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当代文学大家史铁生的长篇哲思散文《病隙碎笔》,是他最为经典的作品之一,是一部充满了深刻生命体验的人生笔记。这部作品是他从身患尿毒症、接受透析开始,以四年时间写成,被誉为“2002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是“在深刻的困境中,对神性和人生终极意义所做的一次艰苦卓绝而又辉煌壮丽的追问与眺望”。
在书中,史铁生从生命的困惑与痛苦出发,对所处的世界和时代进行审视,对人生意义和精神寄托不断追问。全书分为六个部分,243则,用生动优美而通俗的语言,探索我们都要面对的人生命题:命运、爱情、金钱、人性、信仰、健康的心灵、向上的精神……字字珠玑,充满着智慧和安详。
在史铁生幽默旷达的行文中,他自由的心魂漫游在世界和人生的无疆之域,启迪人们重新寻获爱与信心。
在线试听:
病隙碎笔的创作者 · · · · · ·
-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史铁生
☆ 1951年1月4日,北京人,当代小说家、文学家。
☆ 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
☆ 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
☆ 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后因急性肾损伤回家疗养。
☆ 1979年后,相继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等小说与散文发表。
☆ 1998年病情转为尿毒症,终至透析。
此后又随笔集《病隙碎笔》、散文集《记忆与印象》、长篇小说《我的丁一之旅》出版。
☆ 2010年12月31日凌晨,史铁生因突发脑出血去世。
其作品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等多种全国文学大奖,多部作品被译为日、英、法、德等文字在海外出版。
原文摘录 · · · · · · ( )
-
地狱和天堂都在人间,即残疾与爱情,即原罪与拯救。 () 24赞2012-05-08 01:13:33 —— 引自第94页 -
淫荡不是别的,是把上帝寄存于人的财富【挪作它用】。 () 24赞2012-05-08 01:13:33 —— 引自第94页
>
喜欢读"病隙碎笔"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
7.99元
-
14.67元
-
34.99元
-
29.40元
-
29.70元
短评 · · · · · · ( )
/
/
>
病隙碎笔的书评 · · · · · · ( )
起初,是在《南方周末》的一篇书评中读到这句话——“皈依并不在一个处所,皈依是在路上。”——由此,被震动。没办法不震动。其时,我正不断地被失败的利齿所啃噬,屡战屡败而屡败屡战。我的内心深处,极需要有一个外在的明证,好说服和宽慰自己:这样的坚持是必须的,是...
()
看清这个世界,然后爱它 史铁生先生以残疾之躯,写出的文章有游历甚广的健全人未曾达到的深度。其中的原因,我们可以在他对自己如何走上写作之路的描述中窥见一斑。 他说,“像他这样寸步难行的人怎么可能去深入生活?像他这么年轻的人,有多少故事值得一写?像他这么几点儿年...
()
对史铁生先生的印象,最初就是那篇在高中语文读本中的《我与地坛》,只是记得是一位坐在轮椅上写作的先生的内心独白等等,对内容却一点都不记得了。前不久在微博上看到一位好友读《史铁生散文集》的读后感,被文字的温暖所感动。突然觉得,现在的自己的状态,特别需要...
()
这怎么办? 这怎么办? 这怎么办? 要把这一节写满:这怎么办? 或要用一生来问:这怎么办? 人将听见,那无穷之在莫不是:这怎么办? 这种困惑让我泪如泉涌,看似闭门造车却是探出了人世的真谛和疑问,人生有多少悖论和无限让人无奈,一点一滴的攀爬,用剩下的健全的...
()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认识史铁生,大概从那一段让我一下子无话可说的的话开始:“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也许是美人和佛祖过于炫目,于是不知何时起,我们,这灰蒙蒙中的每一粒沙,都不再引得哪怕是自己的目... ()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史铁生 我看过的书不太多,印象比较深刻,对自己思想有过强烈震撼的则就更少了,其中就有史铁生的《病隙碎笔》和周国平《人与永恒》。这两本书都是09年初读到,前者相对更易懂,当时也算是勉强能读得懂...
()
对国内文坛,我始终关注不多,大概称得上孤陋寡闻。对史铁生,也仅仅限于“记得有这么个人”而已。之前看了周国平的推荐,对这位命运多舛的作家方有相见恨晚之感。于是,赶紧买来一本《病隙碎笔》,好好认识一番。 《病隙碎笔》的写作时间是在作者罹患尿毒症之后。本已双腿残...
()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经由光阴,经由山水,经由乡村和城市,同样我也经由别人,经由一切他者以及由之引生的思绪和梦想而走成了我。那路途中的一切,有些与我擦肩而过从此天各一方,有些便永久驻进我的心魂,雕琢我,塑造我,锤炼我,融入我而成为我。 漫漫人生路,某些过客从我的身上,带走了属于... ()
第一次读史铁生的文章当然是学生时代教科书中的《我与地坛》。不知怎的,当年有时间读郭敬明和余秋雨,却没读过他的书。后来,总在光合作用和晓风书屋里看到他的书,但他的书总跟毕淑敏或周国平的摆在一起,而我每每选择了后者。也许“病”这个字,总让我忧一份距离感吧,无病...
()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人不是苟死苟活的物类,不是以过程的漫长为自豪,而是以过程的精彩、尊贵和独具爱愿为骄傲的。 ——史铁生《病隙碎笔》 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是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所以一切人都是平等... ()>
论坛 · · · · · ·
来自 | 2019-04-23 08:13:21 |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
-
8.8分 21863人读过
-
-
8.7分 5473人读过
-
-
9.0分 2058人读过
-
-
8.5分 1125人读过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
- (莓野莓莓)
- (三四)
- (locky)
- (花朝先生)
- (nakama)
谁读这本书? · · · · · ·
53分钟前 读过
58分钟前 读过
1小时前 读过
1小时前 读过
>
>
>
二手市场 · · · · · ·
- (2.00 元)
- 有36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病隙碎笔的评论:
1
看这本书的起因是好奇作者的心路历程,看完后反而觉得自己才是该写出来的人,因为我才是“有病”的那个人。对比今昔,无论是疫情,还是突如其来的灾祸,但我们需要的不是惧怕,而是珍惜和更加平和的看待眼前的一切,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0
向内的思考,探究人性,人类的认知是有限的,神是无限的。似懂非懂,时读时新。他居然在这么复杂的逻辑自问中没有迷失没有疯掉,太佩服了,
2
关于艺术、表演的那一段儿特别喜欢 关于肉身与死亡的某一些文字 比如肉身已经去 精神永存 也非常认同 但我这个俗人怎么能悟到史铁生老先生所悟到的这些呢 有一些地方还是没看懂 至于以后会不会再拿起来重读 顺其自然吧……
43
看得过程特别艰难 看完合上书基本全忘了
26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向外的寻求,而在向内的建立
0 湖北
我的职业,我说是生病,业余写一点东西。从《我与地坛》开始看史铁生的作品,他的思想真的很深刻,轮椅限制了他的行走,却让他的大脑更加活跃,迸发出深刻的思考。从绝望到看淡生死,他谈爱情、谈文学、谈残疾、谈体育……涉及面之广,观察之细,思考之深刻,让我对一些事物的见解有了更深的思考
0 广东
“我不高兴,是指精神的我;我发烧了,是指肉身的我;我想自杀,是指精神的我要杀死肉身的我。”
0 北京
来自虚空,回到虚空。
0 湖南
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去走你的夜路。
0 浙江
人不能过度的向内探寻的,感觉有点偏激和莫测,很难读懂,读过去大部分内容走马灯转过了一遍,除了第一句,剩下的都已记不太清.